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 - 正文

9月5日,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支付宝公布了首个医生智能体的真人本体:“张韬医生AI智能体”,由支付宝技术团队协同北大临港科创中心智慧健康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北大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韬教授共同研发了这款“AI健康管家”智能体。


当天的发布会上,张韬医生团队做了医生智能体应用的经验分享。在智能体的产品设计框架里,一个成熟的张韬医生智能体能够24小时在线回答问题,在准确性和拟人化上做到高度一致。用户希望进一步沟通时,可以直接跳转到医生本人,智能体则会把之前的对话整理成档案,一并推送给医生。而到了诊后环节,张韬医生智能体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报告解读、用药提醒等功能。仅用一个AI医生智能体产品,就能串联起用户在医疗健康端所需要的全部服务。


图片

张韬主任表示,过去以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医生和患者的连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患者只会更多地向头部的医生集中,加重他们的负担。而医生智能体解决的是效率问题,能够为他们筛选出真正有需求的患者,最大限度发挥名医的价值。

图片

以张韬医生智能体为例,它的底座是蚂蚁集团自研的百灵大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发团队搭建了三层数据结构对它进行继续训练。第一层是血管外科的数据,包括大量的文献资料、临床指南、专家科普等内容;第二层是医生个人知识库,比如张韬医生提供的病案信息,真实的问诊对话等;第三层是医生个性化的调优,主要来源于张韬主任团队对模型生成内容的修改和标注。


而在最近上线的版本里,用户除了文字层面的交流,还可以把智能体的回复文本转成张韬医生的语音,就像明星做导航播报一样,强化医生的个人特征。下一步,医生智能体还会增加“打电话”的功能,和用户进行实时对话,就像和张韬医生本人打电话一样,方便老年群体的使用。

图片

张韬主任作为首个“医生AI智能体”的真实身份代表,通过与蚂蚁集团的紧密合作,采用大模型、专业医学知识与互联网平台流量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就医咨询的效率、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这一举措使得顶尖医生的智慧以AI智能体的形式深入基层,有效推动了医疗智能化和普及化的进程。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智慧健康技术工程中心将继续深化与蚂蚁集团等医疗生态伙伴的合作,秉承着利用技术改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致力于开发和转化更多智慧医疗与健康管理产品。

上一篇: 快讯|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聂飙主任带队赴中心调研座谈

下一篇: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召开

版权所有©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