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 - 正文

图片

昨晚(11月28日),北大滴水湖大讲堂第十六讲顺利举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周飞舟教授受邀在滴水湖剧院作《礼与中国社会:从酒席谈起》专题讲座。

图片 

讲座现场,周飞舟教授首先简要追溯礼的起源与功能,介绍了礼从服务“事神致福”的目的,逐渐泛化成中国传统社会的规范、制度、法律,影响到人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演变过程。通过分享一项关于农村酒席的研究,从酒席谈起,引用费孝通先生著名的“水波纹”比喻和差序格局的概念阐述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关系”和“人情”等现象的历史根源。

图片 

周飞舟教授指出,“礼”不仅具备经济互助、社会整合的功能,更具有作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以及由此发挥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功能。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其根源在于性,但是在发出来的时候会有“过”与“不及”之偏,礼的作用是节制“过”的滥情或者兴发“不及”的冷漠,使人的感情表达达到“中节”的地步,从而与性中的善相合,这叫做“复性”。即礼以达情、礼以复性。在关系中表达情感,在“做事”中“做人”,恰如其分、不过无不及,做人是礼的精神所在。

图片 

互动交流环节,面对现场有关“断亲现象”“社恐人群”“农村酒席与城镇婚礼的差异与发展”“如何处理与上级、朋友等社会关系”等热烈提问,周飞舟教授不着急作答,而是结合自身研究和实践体会分享看法:提及的社会现象大多源于现代人面对当下社会发展个性化、原子化带来的孤立无援状态,他们对当下社会人际关系处理无礼可据、无序可循、手足无所措。因此礼的讨论是有意义的。不是为了寻求唯一解,而是希望能起到“打开一盏灯”的作用,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照亮。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龚红兵出席并授讲座纪念牌,管委会相关处室,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及北大校友、网络报名群众等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图片 图片 

活动前,周飞舟教授现场考察了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参观了党群服务中心、PWA 滴水湖生物医药公共实验平台,并对中心发展给予亲切指导。

图片 

“北大滴水湖大讲堂”是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倡议支持下,由北大临港科创中心联合北大科技开发部、社会科学部共同发起,由北大出版社、北大校友会等相关单位深度参与,依托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等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专家资源,重点聚焦经济发展、人文艺术、社会治理等领域。

自2023年8月起,每月邀请一位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或专家学者到新片区专题授课并与新片区建设者深度交流,促进北大优质人文社科资源向临港集聚,有效提升临港新片区文化形象和城市竞争力。

图片

上一篇: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喜获上海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AAA资质

下一篇: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开展消防培训及消防演练活动

版权所有©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