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公告(2024 年第 40 号),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式获得上海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AAA资质。
![图片](/__local/F/DE/5E/A430ED9512F2124FE6ED8C7567D_C56DA986_770C.vsb?e=)
在上海市民政局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处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的悉心指导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在2024年1月24日成立不满2年的条件下,“破格”获批参加评审。从2月开始,中心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基于“抓规范化建设就是抓未来发展”工作思路,把AAA评级工作定为全年重点工作。在为期8个多月的创建过程中,中心克服“人手少、时间短、任务重”等工作压力,全面盘点修订中心制定的各类制度文件36个,以及下属公司备案的运行制度文件40个,深度激发全体员工的争先创优意识,广泛发动合作伙伴单位、中心服务对象参与其中,高标准完成了评建任务,为中心未来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创建过程中,中心严格对标《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9号)要求,遵循“先建后评、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指导方针,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了“参加培训,校准方向;专题研讨,明确目标;组织动员,分工协作;精准对标,以评促建;立行立改,强化实效”等五项迎评工作举措。围绕评估要求,组织召开员工大会2次,工作专题会10次,对照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133个四级指标,逐项研究落实方案,梳理分解指标任务,保证人人参与评估工作,确保迎评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中心还邀请上海现代高校智慧后勤研究院(AAAA单位)作为迎评顾问单位,借助“外脑”力量,提升创建工作质效。
在9月20日进行的现场考核中,评估专家组对中心战略发展规划及特色工作业绩作了肯定,也进一步增强和坚定了中心谋划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本次创建工作,中心对“党群工作、规范运行、企业培育、产业布局、特色服务平台、服务临港、生态化及国际化、创投基金”等方面工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体检”,工作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保障了中心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__local/4/25/E5/DC67AE012324B6243F4FF893E41_90E0E522_1536A.vsb?e=)
中心AAA资质的获评,也将为中心发展科创公益事业带来积极利好,根据国家《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7号)相关规定,3A以上(含3A)社会组织,将有机会通过努力,进一步获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证,积极争取社会捐赠收入,为中心持续开展公益性科创事业和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展望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运营、提升效能,充分发挥民非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与新型研发机构优势,汇聚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服务临港新片区产业创新发展,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