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 - 正文

昨晚(5月26日),北大滴水湖大讲堂第二十二讲顺利举办。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坤琳教授受邀在滴水湖剧院作《高压力下如何寻求“松弛感”》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魏坤琳教授以航天员面临的太空工作压力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他阐释道,压力的本质并非源于客观事件本身,而在于个体“将事件判定为威胁性”的心理认知机制。他指出当代人的压力源复杂,更因抽象思维能力得以持续强化。基于神经生物学研究,魏教授深入剖析了长期压力对心理健康的系统性影响。长期压力能够通过神经生理机制危害人类心理和精神健康,削弱海马体、前额叶及杏仁核等关键脑区功能,甚至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大脑发育。魏教授特别提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独特危害,通过放大社交比较与信息过载,导致焦虑抑郁率显著增加。魏教授强调:“压力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结构与文化观念的产物。”

对于如何应对压力,魏教授提出:决定应对本身就是成功的一半,要通过解决问题、自我调节和社会支持三级路径入手。应对压力的核心是“主动干预”,通过“认知重评”、时间和金钱管理将威胁转化为成长机会,减少心理负荷。生理层面,正念和冥想可调控情绪能力,规律运动能增强自我效能感。环境优化方面,保障深度睡眠和“表达性写作”释放情绪至关重要。魏教授最后指出,面对压力,最终目标不是消除压力,而是通过科学方法有效应对和享受压力,将其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互动交流环节,现场观众围绕“如何锻炼理性思维”“青少年学业压力应对”和“突发场景心理调适”等实际问题展开提问。魏坤琳教授指出,要在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从而锻炼自身理性思考能力。建议通过发掘青少年个性化闪光点、引导纵向自我比较建立成长型思维。对于突发压力应对,可以通过聚焦呼吸、感知身体等具身化手段阻断焦虑循环。

临港新片区综合党委书记朱旭明为魏坤琳教授颁发讲座纪念牌。350余名观众现场参加本次活动,新媒体平台累计吸引超20万人次线上观看了讲座。

undefined

活动前,魏坤琳教授现场考察了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参观了中心一层的党群服务中心,并对中心发展给予亲切指导。

“北大滴水湖大讲堂”是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倡议支持下,由北大临港科创中心联合北大科技开发部、社会科学部共同发起,由北大出版社、北大校友会等相关单位深度参与,依托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等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专家资源,重点聚焦经济发展、人文艺术、社会治理等领域。

自2023年8月起,每月邀请一位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或专家学者到新片区专题授课并与新片区建设者深度交流,促进北大优质人文社科资源向临港集聚,有效提升临港新片区文化形象和城市竞争力。

上一篇: 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下一篇: 北大临港科创中心首批“拨改投”项目签约,深度服务新片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版权所有©上海临港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