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月15日),北大滴水湖大讲堂第二十六讲在滴水湖剧院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教授受邀作《世界大格局中的二战东方战场》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钱乘旦教授从国际格局变动的宏观视角切入,系统阐释二战东方战场的独特地位与历史逻辑。他指出,东方战场包括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两个主战场,其中中国战场长期是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核心力量,未被国际社会充分认知。钱教授通过梳理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侵华的三个阶段,揭示二战中国战场形成的深层历史根源。他强调,从“列强抗衡”到“日本独吞”的转折,将中华民族置于最危险境地,也彻底激发了复兴决心。

钱教授特别分析了太平洋战场的本质是美国与日本对太平洋控制权的争夺。针对中国战场的评价,钱教授指出,当时中国积贫积弱,仍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牵制日军主力,为盟军战略反攻创造关键条件。他特别肯定了敌后战场的独特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沦陷区建立根据地,有效消耗日军力量,展现了卓越的组织动员能力。钱教授强调,若中国战场崩溃,将彻底改变战争走向,因此中国战场的坚持不仅关乎自身存亡,更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提供战略支撑。

互动交流环节,观众围绕“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联性”“日本战败的决定因素与原子弹的历史作用”等话题踊跃提问。钱教授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本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与欧洲战场构成两大核心支柱。中美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协同具有必然性。日本战败的核心在于战争资源枯竭与战略孤立,原子弹仅是加速投降的催化剂而非决定性因素,将其视为决定性因素会遮蔽历史复杂性。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出席并授予钱乘旦教授讲座纪念牌。360余名市民群众现场聆听讲座。

活动前,钱乘旦教授现场考察了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参观了中心一层的党群服务中心,并对中心发展给予亲切指导。
“北大滴水湖大讲堂”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倡议支持下,由北大临港科创中心联合北大科技开发部、社会科学部共同发起,由北大出版社、北大校友会等相关单位深度参与,依托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等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专家资源,重点聚焦经济发展、人文艺术、社会治理等领域。
自2023年8月起,每月邀请一位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或专家学者到新片区专题授课并与新片区建设者深度交流,促进北大优质人文社科资源向临港集聚,有效提升临港新片区文化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北大滴水湖大讲堂已成为临港新片区重要人文品牌活动,让每一个临港奋斗者在文化的滋养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梦想、实现全面发展,为“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勾勒更丰富的文化肌理、注入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